导航菜单
网站标志
资讯搜索
最新资讯
浅读石湾陶的历史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5-07-12 15:05:43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日常茶席餐桌上的盆、瓮、杯、碟,博古架案头上的仙、佛、人像、物件……等等的石湾陶,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形态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,为我们所用,为我们所欣赏。

“石湾瓦,甲天下”的美誉让石湾这个古老的城市享负盛名。然而,你对于石湾陶的了解有多少?它又是怎么一步步的走到今天而经久不衰并且愈来愈有韵味?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翻阅石湾陶的历史篇章,了解一下它的行走渊源。

早在四、五千年前的石湾,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就已经拿起手边的泥土和岗沙,拍打烧制成各种各样的器型。最具代表性的是石湾镇以东大帽岗一带和镇西的王借冈的贝丘遗址,出土了大量的夹沙陶、软陶、硬陶印纹陶和磨光黑陶碎片,在这些印纹陶器当中,纹饰丰富,有叶脉纹、曲折纹、编织纹、鱼鳞纹、网状纹等比较原始的条纹和符号,从这些形态和质地可以看出,先民们在注重陶品实用性的同时,也喜欢用它的装饰性来装点生活。


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陶片

秦汉时期,石湾地区的制陶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,出现了专门的制造艺术陶器的手工业。那是因为,秦统一中国,使经济、文化、手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空间。加上汉朝的封建帝王、官僚和贵族在这个时期大兴土木,建造雄伟的宫殿、庙宇、墓地和庭院,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和政治地位,并且都会使用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的陶瓷雕塑来进行美化。另外当时盛行用陶瓷雕塑替代活人陪葬,令陶瓷雕塑的需求越来越大。有需求就有发展,专门的制陶业便应运而生。

唐代是石湾窑的始创时期。唐朝石湾窑烧制陶瓷,采用近似半椭圆形的馒头窑;产品以日用器皿居多;制作技术与工艺是用轮制与手制兼制并用,也兼有手捏、雕塑、印模等多种手法的塑造技巧;釉色有青黄、酱黄。

宋代是石湾窑的形成时期。当时广州对外出口通商,其中的陶器,绝大部分来自石湾。为了适应出口贸易对陶瓷质量和数量的要求,石湾陶瓷必须进一步提高陶器的制作工艺,于是出现了竞相学习全国各大名窑的制陶绝艺,和各大名窑相互交流的情况。石湾属于民窑,主要是受市场供销关系影响,艺术创作相对自由,开始烧制具有南国特色的陶器。

明代是石湾窑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,制陶业进入其繁荣时期。石湾陶器产品生产日益兴旺,逐渐形成自成一派的生产体系,石湾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制陶生产基地。制陶生产体系的形成表现在:按陶器各类分行和陶窑的不断增加,另一方面,石湾的制陶技术亦日趋成熟。

清代是石湾陶业的鼎盛时期,制陶行业及其产品种类成倍增加,陶工队伍不断壮大,煅烧技术和成型技术不断提高,同时已有专业的陶釉行,釉彩越来越丰富。明代出现的瓦脊雕塑就是在这个时期丰富起来的。


佛山祖庙瓦脊雕塑

然而,动荡的社会,影响着中国的经济,也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发展,鸦片战争后,石湾陶塑也受到严重的打击,渐渐走向衰落。所幸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下,依然有一群可贵的陶瓷艺术家在坚持自己的创作,大胆探索,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,这些作品后来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。如最为突出的清代艺术名家黄炳,潘玉书等等。

中华人民共和中国成立后,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下,石湾陶塑进入新的探索阶段。刘传、区乾等一批当代名家,先后加入重新建设石湾陶塑文化的大潮中,为石湾陶塑的重新崛起贡献了主要的力量。

未来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大胆创新,不断地丰富石湾陶塑的内涵与外延,将石湾陶塑艺术发扬光大。


《吴昌硕》 刘藕生作 100件限量精品



《春江水暖》 区桂婵作 80件限量精品




至法艺术工作室

2015-7-12

脚注信息
佛山市禅城区至法艺术工作室 Copyright(C)2015-2020      粤ICP备17052842号-1
脚注栏目
页脚分隔线